U型理論精要 : 從「我」到「我們」的系統思考,個人修練、組織轉型的學習之旅

NT $ 396


《第五項修練》作者彼得.聖吉(PeterSenge)推薦:

「U型理論問世以來,變革領導者運用了工具,受觀念所指引,並提升了理論。

在解釋這趟大規模的學習之旅和為它注入生命上,奧圖.夏默(C.OttoScharmer)都表現得很出色。」

面對轉型與變革,

我們需要的不是「向過去的經驗」學習,

而是「向湧現的未來」學習。

 一本書,帶領我們認識U型理論,發現盲點、解決人與組織的複雜問題,踏上從「我」到「我們」的學習之旅。

我們身處變革的時代,面臨前所未見的挑戰。

影響所及,過去的經驗幾乎已經不管用了,甚至會成為阻礙。

然而,究竟我們要如何找到盲點、提升自己、啟動團隊?

本書作者奧圖‧夏默(C.OttoScharmer)認為,即使我們無法「向過去的經驗」學習,但我們可以「向正在生成中的未來」學習,這就是U型理論的核心精神。

源自麻省理工學院(MIT)的U型理論以「做中學」為基礎,是《第五項修練‧心靈篇》的核心思想,以人類意識為觀點,融合系統思考、創新與變革,幫助我們看出盲點所在、提升領導力、推動組織變革,在全球已推動二十多年。

U型理論的實踐是以矩陣來運作,而不是線性流程,藉由共同感知和共同塑造「正在生成中的未來」,有利於提升個人、啟動團隊與組織的轉型變革。

本書第一篇探討U型理論的架構和主要觀念(第一至四章),告訴我們該如何找出「盲點」。

第二篇是在描述U型理論的流程、原則與做法(第五章),示範變革的方法和工具。

第三篇是在介紹深度演進式社會變革的新敘事(第六至七章),把U型理論的核心概念應用到轉型變革上。

U型理論的三步驟流程,可以幫助我們發掘自己的內在狀態,包括:

1.觀察、觀察、再觀察:連結到潛能最大的地方。

2.退省與反思:讓內在領悟湧現。

3.建構原型:依據當下所湧現的事物來行動

事實上,U型理論整合了兩種不同的時間觀:「U」的形狀是效法東方思想的循環觀,U的右上方箭頭則是取自西方的線性發展觀,把這些視角結合起來,呈現U型理論的核心流程,以及注意和共同塑造世界的七種方式。無論是誰走過這七道流程,都會體驗到認知社會場域如下的微妙轉變:

1.下載:只要是依據下載(過去的經驗)來操作,世界就會被舊有的心智習慣和過去的經驗凍結住;沒有新事物會進入我們的心智,造成仰賴舊有模式的習慣。

2.看見:我們把習慣性的批判給「懸掛」起來,就會帶著嶄新的眼光醒來。我們會對新事物加以留意,並把世界視為一組在我們觀察者外部的物體。

3.感知:我們一把注意力從物體轉向源頭,知覺就會變廣和深化。

4.自然流現:進入靜止時刻後,我們就會放下舊事物,並連結到未來潛能的環繞區塊。

5.結晶化:我們接納並結晶化了願景和意向後,觀察者和觀察對象的關係,就會開始翻轉。

6.建構原型:我們展現了原型後,就會從做中去探索未來。觀察者和觀察對象的關係,就會繼續翻轉。

7.運行:我們靠演進做法和基礎設施來體現新事物後,觀察者和觀察對象的關係,就會完成翻轉。也就是從「我」到「我們」,從「小我」到「大我」。

這本書,幫助你我探索內心,自我覺察「我是誰?」「我這一生要做什麼?」以及「我們是誰?」「我們現在做的事情能否對社會發揮正面的影響力?」唯有如此,才能驅動我們「向湧現的未來」學習,進而發現自己的盲點,也能啟動團隊與組織的變革,這種深層學習循環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,都很受用。


轉型 對象 團隊 流程 學習 未來